Show/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
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中心公告Notice

首頁 / 最新消息BULLETIN / 中心公告Notice
::: :::
日期:2025-03-11

2025 扶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

徵稿啟事

華人宗教的神明通過「啟示」(revelation)引導大眾,此類經典具有面向大眾的普世價值,內容常講述宇宙的起源與運作、神明的歷史及職能、支配人類命運的法則以及人類獲得救贖的方式。宋代以降,道士/法師會在舉行道教儀式時與神明溝通,神明則以「降神」、「降靈」的方式對各種提問給予啟示,「降」可通過聲音、文字、視覺等感知模式相結合,主要藉由一種稱為「扶鸞 /扶乩」的方法進行神人之間的溝通。

北港武德宮為當代臺灣扶鸞文化最具指標性的宮廟之一,迄今仍每個月進行常態性扶鸞儀式約15天,已累積近 10萬篇鸞文資料,內容豐富多元。有鑑於此,北港武德宮與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攜手合作 ,於2022年起邀集國內外學者組成研究團隊投入扶鸞文化 研究 ,對北港武德宮仍未公諸於世的第一手鸞文資料進行整理彙編、分類解題與主題研究,成果豐碩。政大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與華人宗教研究中心,也於 2024年首次合作使用武德宮豐富 的典藏資料舉辦元宇宙策展競賽,首度將扶鸞文化 、道教儀式與元宇宙策展進行連結。 近年來國際學界也不約而同聚焦扶鸞研究,自 2021-2023連續出版三本關於扶鸞的新書與論文集。有鑑於此,北港武德宮、政大華人宗教研究中心、政大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與法國高等研究學院 EPHE-PSL 擬 於2025年合作擴大舉辦「扶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」公開徵稿,建議探討(但不限於)以下議題:

1. 歷史與當代鸞文資料蒐集與 數位資料庫

2. 國際扶鸞專題研究

3. 東亞扶鸞文化比較研究

4. 臺灣扶鸞文化 與社會政經發展

5. 臺灣扶鸞文化與無形文化資產

6. 扶鸞新世代:文創、AI、元宇宙

舉辦時間謹訂於2025年10月8日至10月12日,分別於政治大學及北港武德宮二地舉行。歡迎各界學術賢達踴躍投稿。來稿請提供:論文題目、摘要( 300-500字)、關鍵詞及個人簡歷,繳交期限為 2025年4月15日,5月15日公布錄取結果,9月 15日前提交全文。來稿中、英文不拘,不得為已發表於期刊、書籍之論文;英文稿件請

附中文題目摘要, 中文稿件請附英文題目摘要。發表語言以中文為主。 會議期間之交通食宿由主辦方招待。

投稿與會務諮詢請洽: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cscrnccu@gmail.com,主旨請註明:【投稿 2025扶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】。

北港武德宮、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 敬啟

back to top
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